然而,最近在印度加尔各答举行的第三届印度煤炭展望大会(SteelMint Events' 3rd India Coal Outlook Conference)上,参加全球冶金煤炭和焦炭市场前景展望小组的专家们表示,过去几年,全球海运优质硬焦煤(PHCC)市场一直供应不足。
(十二)规范非煤矿山外包工程管理。矿山企业应当健全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采场及排土场边坡高度大于100米的,应当逐年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十四)提升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能力。新建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文地质类型极复杂的煤矿原则上应按采煤、掘进智能化设计。矿山集中地区应当建立区域性矿山救援队伍。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等矿山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由省级以上矿山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不得下放或者委托。
力争到2025年年底,生产矿山建立本单位采掘(剥)施工队伍或者委托具备相应条件的企业整体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负责矿山安全监察和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1-8月俄罗斯对摩洛哥煤炭出口下降58%,至94.5万吨,主要也是受到付款和通关等问题的影响,该国更喜欢订购南非和哥伦比亚的煤炭。
今年1至8月俄罗斯增加了对地中海国家的煤炭出口。分析人士认为,在降价的条件下,俄罗斯煤炭将继续主导土耳其市场。Neft Research分析师表示,土耳其消费者是俄罗斯对欧洲煤炭进口禁运的主要受益者。根据KPLER的数据,2023年1-8月俄罗斯对土耳其的煤炭出口增长了55%,达到1460万吨。
不过埃及经济问题造成了付款困难,所以俄罗斯煤炭公司未来对增加埃及煤炭供应量的意愿不大。此外煤炭也在取代更昂贵的天然气。

另外俄罗斯对摩洛哥出口有下降,摩洛哥在支付和清关方面存在困难。供应量的增长是通过提供折扣来实现的,俄罗斯的煤炭取代了更昂贵的哥伦比亚煤炭。今年俄罗斯已成为土耳其最大的煤炭供应国,占土耳其煤炭进口总量的70%。除此之外今年1-8月俄罗斯对埃及的出口增长了60%,达到46.4万吨煤
华电、华能等多家电厂招标,港口交易依然存在。由于近期坑口减量明显,环渤海港口库存仍在减少,导致下方支撑也相对较强,短期市场保持中高位震荡走势。本周,环渤海港口库存延续去化,市场煤资源持续偏紧,因港口与产地价格长期倒挂,导致蒙煤贸易商发运大量减少;加上近期产地安检政策影响,港口优质煤紧缺。周三晚上,华哥、魏哥相继上调价格,再次点燃即将回落的市场,产地部分煤矿连夜上调煤价;但港口、产地冰火两重天,沿海电厂库存保持高位,采购积极性不高,港口形势明显不如产地。
本周前半程,环渤海港口市场一片火热,询货量尚可,贸易商报价一度涨至880-900元/吨,大部分用户持抵触情绪。8月18日,环渤海港口煤价开始上涨,到9月6日,共持续了19天;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交易价格从800元/吨涨至880元/吨。

原因分析:一是近期产地安检频繁,陕西、内蒙先后发布煤矿安全专项检查通知,煤炭产量较前期有所收缩,部分产区煤炭产量出现下滑;虽然近日产地外运量小幅回升,但按目前安检力度与政策来看,九月份陕、蒙产量可能会低于预期。三是冬储和迎峰度冬即将展开,煤炭需求将有所回升。
后续市场展望,供应端安全检查力度升级,发运仍受影响,但用户持续高库存,对高价接受度也很有限;预计市场维稳运行为主,港口煤价在830-890元/吨之间运行。周四,港口煤价走稳;周五,煤价开始下行。受产地市场坚挺、发运倒挂叠加港口资源有限等因素支撑,预计港口煤价跌幅有限;一旦需求好转、采购增加,港口煤价仍有反弹可能。从市场实际需求来看,虽有多家电厂招标采购,需求有持续,但国内采购的量级有限,促使煤价上涨缓慢。9月7日开始,下游询货减少,采购积极性下降;而贸易商抓紧出货,煤价开始回落。本周后半程,下游对高价抵触情绪升温,客户询货积极性一般,成交活跃度有所下降,煤价滞涨趋稳;但部分电厂仍在少许招标采购,港口煤价跌幅有限。
二是秋季宏观经济预期向好,全国制造业指数环比回升,房地产市场有所改善,地产类股票上涨,国内整体制造业与用能需求回升,对煤炭价格有支撑。进入九月份,日耗高位回落,下游采购节奏放缓;但当前港口煤炭库存持续去化,库存结构仍以长协为主,市场煤资源持续收紧,下游终端不敢主动降库,多家电厂招标,拉动港口、产地煤价出现双双上涨
尾矿库应当建立在线安全监测系统,新建四等、五等小型尾矿库应当采用一次性建坝。七、强化组织实施(二十四)健全保障措施。
(十)强化重大灾害治理。加强在线监控联网和矿山安全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执法装备保障。
一、严格矿山安全生产准入(一)严格灾害严重煤矿安全准入。加强矿山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能力建设。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应当配备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技术人员。(二十)强化矿山安全国家监察。
各地区应当坚持明责知责、履责尽责,按照分级分类原则,明确省市县三级矿山安全监管执法管辖权限,明确矿山和尾矿库日常安全监管主体,建立部门联合执法和问题线索移交机制,大力提高执法专业素养,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推动同一个矿体分属2个以上不同开采主体的非煤矿山,生产建设作业范围最小距离不满足相关安全规定的非煤矿山,以山脊划界的普通建筑用砂石露天矿山等企业整合重组,统一开采规划、生产系统和安全管理。
推进矿山信息化、智能化装备和机器人研发及应用。三、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九)健全矿山安全管理体系。
鼓励大型矿山企业兼并重组和整合技改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六)实施非煤矿山整合重组。
完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待遇保障。每年汛期前地方政府应当组织尾矿库头顶库企业与下游居民开展联合演练。矿山企业总部应当加强下属企业监督检查,主要负责人应当定期到生产现场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严禁下达超能力生产计划或者经营指标。大中型金属非金属地下生产矿山采掘工程承包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家,小型金属非金属地下生产矿山采掘工程承包单位数量不得超过1家,承包单位严禁转包和分包采掘工程及爆破作业项目。
尾矿库头顶库、采深超800米或者单班下井人数超30人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边坡高度超200米的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等高风险矿山安全监管,原则上不得下放至县级部门。停工停产整改的矿山应当制定整改方案,限定单班下井人数,同一作业地点控制在10人以内,并向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报告后方可进行整改作业。
(二十二)强化安全监督检查。(二)严格非煤矿山源头管控。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研究配套政策。对运行到设计最终标高、不再排尾作业、停用超过3年或者没有生产经营主体的尾矿库,应当及时闭库治理并销号。